“1996年6月27日,許遠志,存麥1320斤,取走面粉50斤、麩皮100斤……”連云港灌云縣元邦村的尹士榮一直保留著一本20年前的賬本,上面記錄著兒子開的面粉廠倒閉后,所欠150多戶村民的糧食。為了還清這些欠款,本該安享晚年的尹士榮和老伴封玉蟬養(yǎng)豬還債整整15年。如今,已經(jīng)72歲的尹士榮告訴現(xiàn)代快報 (微博)記者,債還清了,他終于可以睡上安穩(wěn)覺了。
兒子的面粉廠倒閉,欠下50萬元
對尹士榮來說,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自家豬圈晃一圈,給100多頭豬喂食。今年的豬肉行情好,這批豬出欄后,尹士榮打算好好休息一陣子,“家里的債終于還清了,兩個兒子也勸我們享受一下老年生活。”
雖然都是養(yǎng)豬,但如今尹士榮的心情已經(jīng)輕松很多。想起15年來,他和老伴起早貪黑養(yǎng)豬還債的那份辛勞,尹士榮覺得,如今,自己的腰板總算可以挺起來了。
事情要回到20多年前。上世紀90年代初,尹士榮的大兒子尹軍向銀行貸了30萬,租下灌云縣麻紡廠的閑置廠房,辦起了面粉廠。
當時,已經(jīng)退休的尹士榮在面粉廠里幫忙,因為相信老尹的為人,不少同村和鄰村的農(nóng)戶都把自家的糧食存放到尹軍的面粉廠里,有需要的時候,就來面粉廠取面粉和麩皮。面粉廠的加工價格公道,兩年后已經(jīng)開始盈利,老尹打算再幫兒子一段時間,就放手讓他自己經(jīng)營。
1997年,灌云縣糧食車隊籌建住宅樓,缺少資金。他們找到尹軍,想借用面粉廠的糧食,用糧食抵押貸款蓋房,并承諾了一個月內(nèi)還錢??紤]到自己和兒子原來都是糧食車隊的職工,車隊有了困難,能幫一把就幫一把,老尹說服了兒子兒媳,把糧食借給了車隊。沒想到,一個月以后,車隊并沒有能力按時還錢,并且一拖再拖,承諾的糧食款也變成了期房。
因為資金鏈斷裂,尹軍的面粉廠無力償還銀行貸款,只得宣告倒閉。
面粉廠倒閉后,所欠銀行的貸款,加上150多戶農(nóng)戶的糧食折合現(xiàn)金,高達50萬元。這樣的打擊讓初次辦廠的尹軍幾乎失去了希望,整日長吁短嘆。
“因為當時來存糧的農(nóng)戶認的是我,所以這個錢得我來還。”面對巨額債務,退休工資只有100多塊錢的尹士榮,從來沒有想過一賴了之。尹士榮從兒子手里要回了面粉廠的賬本,和老伴下定了決心,“有生之年,一定要把錢還清。”
好在尹軍并沒有因為面粉廠倒閉而一蹶不振。找到跑運輸?shù)墓ぷ骱?,他也開始一起還債。
債主丟了借條,他拿出底賬核對
老夫妻倆的還債之路艱辛而漫長。
一開始,尹士榮砍了自家的樹、賣了值錢的家具,湊了7000塊錢,還了那些家里有老人生病、孩子要上學的農(nóng)戶家的急債。
不久之后,更多的人開始催尹士榮還債,地里的收成、家里老母豬下的小豬仔也被債主搶走了。無奈之下,尹士榮和老伴開始向親戚借錢還債。“家里的親戚幾乎全借了一遍。”還債的頭3年里,尹士榮幾乎沒出過門,最怕的就是逢年過節(jié),尤其是得知岳母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自己的時候,更是覺得沒臉去親戚家走動。
64歲的王慶林也曾是債主,在他眼里,尹士榮是個愛面子的人。“他是個老黨員,還當過民辦教師、小學校長,欠債前在我們這很有威信。”王慶林說,老尹兒子的面粉廠之所以能辦起來,也是因為元邦村的村民相信老尹。欠債后,最讓尹士榮難過的不是債主上門,而是同村人對他避之不及,害怕他來借錢。
元邦村先后有過好幾家面粉廠,倒閉后的欠債大多被賴掉,村里的住戶看到尹士榮認賬,并且積極還債,也就不再催他們老兩口。
有債主丟了當初欠糧的借條,找到尹士榮,尹士榮就拿出自己保留的底賬,一一核對。
還債15年受了很多委屈
承包魚塘、收廢品、養(yǎng)豬,為掙錢還債,尹士榮和老伴做過很多事。魚塘因開發(fā)需要被填平后,他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養(yǎng)豬上。因為欠著外債,尹士榮養(yǎng)豬在當?shù)刭d不到飼料,只能到縣城的飯店去拉泔水。每天早上,尹士榮和老伴一人出門拉泔水,一人在家喂豬。
尹士榮的老伴封玉蟬告訴現(xiàn)代快報記者,還債的15年里,他們受了很多委屈,她甚至曾被憤怒的債主踹倒在地,腰受了傷。小兒子知道后很氣憤,找那家人理論,勸母親不要再還那家的錢了,欠債剛好抵醫(yī)藥費。但封玉蟬沒有這樣做,她瞞著兒子把錢還給了打人的債主。
2012年的一天,封玉蟬去娘家,回來的時候因急著喂豬,車騎得快,一不留意栽倒在路邊的水溝里,所幸被路過的人看到拉了上來。“害怕兒子兒媳擔心,這件事我一直瞞著他們。”封玉蟬說。
王余勤是尹士榮最后一批還欠款的債主,1997年面粉廠倒閉之前,他在廠里存放的糧食還剩800多斤。還債有先后,尹士榮先還了那些家庭有困難的農(nóng)戶,對此,王余勤說,他并不埋怨,也沒有向老尹催過一次債,“我相信他的為人,也知道他的難處。”
兩三年前,尹士榮和老伴還上了最后一批欠債款。“原以為一輩子都還不清的債,我們終于還清了。”無債一身輕,自從還完債,尹士榮和老伴終于放下了心里的一塊大石頭,并積極參與村里的重大活動。尹士榮說,他和老伴現(xiàn)在可以考慮安享晚年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