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歲接觸槍,一路走來,從市隊到省隊,再到國家隊,她捧回世界錦標賽、世界杯賽、亞運會、全運會女子飛碟雙多向20多個冠軍獎杯,三次破世界紀錄,被譽為“美女飛碟射擊世界冠軍”。她就是來自邯鄲市曲周縣的張亞菲。作為一名飛碟射擊運動員,無論在賽場還是訓練場,她從未停下奮斗的腳步。
站在仁川第17屆亞運會冠軍領獎臺上的張亞菲
被問及新中國成立70周年體育方面的發(fā)展變化時,張亞菲說:“我國體育事業(yè)70年的發(fā)展歷程讓人很有感觸,從體育弱國發(fā)展到如今的體育強國,從1984年新中國拿到第一塊奧運金牌,到我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再到將要舉辦的北京冬奧會,每個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國家的快速發(fā)展。正是有了強大的祖國在背后支撐,中國才得以穩(wěn)步建立體育強國的地位。”
一槍射出“菲碟”夢
張亞菲的射擊生涯要從曲周縣第一中學說起。1984年,15歲的張亞菲正上初中,聽說市體校到學校招射擊運動員,便跟同學們起哄似的跑到靶場。當時體育老師賈文平一眼看中張亞菲,把她叫過來:“你打幾槍。”拿起手槍,張亞菲幾乎還不知怎么用,但就這樣,5發(fā)子彈都打在靶紙上,其中有一發(fā)還是10環(huán)。“就是你了。”賈文平如獲至寶似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射擊天才。
從此,張亞菲開始了射擊生涯。當時,正是許海峰為中國創(chuàng)下奧運金牌“零突破”振奮人心的時刻,為祖國爭光的信念成為張亞菲刻苦訓練的動力源泉,隨后又得到郭路臻老師的指導,在很短時間內(nèi)便展現(xiàn)出射擊天賦。1987年1月進入邯鄲地區(qū)體校,在甄鵬教練的嚴格要求下,她很快嶄露頭角,獲得省射擊冠軍。由于在比賽中的良好表現(xiàn),她引起正在物色飛碟射擊運動員的邢少鋒教練的注意,于是于1987年9月順利進入省隊轉(zhuǎn)行訓練飛碟雙向項目。
飛碟是室外項目,不管天多熱多冷,刮風下雨,都得堅持訓練。即便如此,亞菲憑借天分和敬業(yè),水平提高很快。1992年,她在全國達標賽中獲得女子飛碟雙向冠軍。然而命運安排有時很無奈,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女選手張山在男女混合比賽中戰(zhàn)勝眾多男選手獲得雙向飛碟金牌,迫使奧委會取消了該項目的女子比賽。張亞菲不得不再次改行,轉(zhuǎn)練女子雙多向飛碟。盡管兩個項目就差一個字,基本動作和規(guī)則要求卻相差甚遠,但張亞菲沒有一句抱怨,拿起槍從頭開始。
從1994年改練雙多向飛碟算起,僅僅一年工夫,張亞菲便進入國家隊,并在1994年、1995年連獲全國飛碟錦標賽第三名。2000年奧運會在悉尼舉行,已是射擊隊女子飛碟項目大姐大的張亞菲首次參加奧運會,新奇而又激動,但在巨大壓力下,她發(fā)揮失常,未能打進決賽,遺憾地告別了奧運會。
張亞菲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作為一名有頭腦的運動員,一次比賽失利會得到很多經(jīng)驗,下次比賽不再犯。
奧運會后20多天,世界杯總決賽在塞浦路斯舉行。認真汲取了奧運會失利教訓的張亞菲在比賽中打得格外好,兩破世界紀錄,最終拿到冠軍。隨后,2001年5月她又在埃及獲得個人和團體兩項桂冠,并打破團體世界紀錄。同月在西安舉行的全國錦標賽上獲得個人冠軍,兩破全國紀錄。7月,又在泰國舉行的飛碟亞錦賽上獲得個人、團體冠軍。張亞菲步入自己的黃金時代。
問到張亞菲領獎時的感受,她說:“每次站在最高領獎臺上,注視著隨國歌緩緩升起的國旗,眼淚就會止不住地流下來,控制不住歡呼吶喊,為自己是一名中國運動員而自豪和驕傲。”
在賽場上拼殺了多年的張亞菲,在2002年33歲時懷孕了,這讓她很糾結,釜山亞運會在即,她舍不得放棄比賽,同樣也舍不得放棄孩子。最終她冒險帶著身孕參加訓練,懷孕3個半月時參加亞運會,仍斬獲一金一銅。2003年,張亞菲剖腹產(chǎn)下兒子剛剛2個月,就又開始為打奧運選拔賽參加訓練。為什么這么拼?因為她要圓自己尚未實現(xiàn)的奧運金牌夢。不久,她再次帶著心愛的槍參加了奧運選拔大賽,一周時間連打5場比賽,賽場如戰(zhàn)場,不身臨其境無法想象其殘酷、緊張、艱難、壓力。畢竟產(chǎn)后身體太虛弱,她差2靶未入選,成為張亞菲一生的憾事。不過這位“老槍手”從未停止追夢,她還在不停地訓練。
持初心只為夢想
夢想和家庭對張亞菲來講就像天平兩端,極易顧此失彼。她和同樣從事飛碟項目的丈夫路軍才1995年領了結婚證,可直到1999年1月份才正式舉辦儀式,婚后一直在國家隊訓練的張亞菲過著“單身”生活。悉尼奧運會后,張亞菲刻苦訓練為自己的第二次奧運會做準備時,內(nèi)心當母親的愿望也同樣變得強烈。但她清楚,母親和運動員都要做好并不容易,當母親還是繼續(xù)訓練,張亞菲糾結著。路軍才曾問她:“亞菲,要讓你在生孩子和繼續(xù)訓練比賽中選一個,你會選什么?”“我要訓練。”張亞菲說。不過,在結束了釜山亞運會后,她服從了當母親的愿望,兒子在2003年出生了。
生子后,她與孩子聚少離多,最長一次四個月沒有見到兒子。每提及此,張亞菲的聲音都有些哽咽,眼睛也略顯濕潤。“作為妻子和母親,我都不合格。”張亞菲過去總這么說。孩子剛出生兩個多月時,她就重新舉槍備戰(zhàn)十運會。當時正是“非典”戒嚴時期,訓練中心封閉管理,沒人能幫助這個“大齡媽媽”,她只能利用訓練間隙匆匆回家給孩子喂奶。7月的石家莊酷暑難當,兒子吃了受到疲憊和暑熱煎熬的乳汁,一直消化不好拉肚子,幾個月下來,原本白白胖胖的小家伙瘦得讓人心疼。張亞菲說,那段時間是她運動生涯最難忘和痛苦的日子,“每次聽到兒子的哭聲,我就心疼得不行,真有放槍不練的念頭。”好在母子倆的罪沒有白受,2005年的十運會上,張亞菲奪得女子飛碟雙多向金牌,她也在第一時間把這塊金牌送給兩歲多的兒子。
拿了冠軍后,張亞菲說,這下總算給兒子一個小小的交代了。“他并不喜歡槍,對我的事也不很感興趣,不過他知道媽媽總去比賽。雖然兒子不清楚比賽是怎么回事,但他的小腦袋里認為,媽媽去比賽就要拿冠軍,不拿冠軍就不好。”兒子的期待對張亞菲是一種激勵。
在問到亞菲有了兒子后是否會逐漸放棄射擊時,她說:“這么多年了,有感情了,舍不得放棄。”雖然張亞菲未獲得奧運金牌,但從她的話里,聽不出些許遺憾,畢竟這一路上,她收獲得太多,經(jīng)歷得太多,她把人生最寶貴的時光都奉獻給了射擊運動,還能有什么遺憾呢?作為一名絕對“骨灰級”的射擊運動員,張亞菲現(xiàn)在一邊帶著運動員,一邊還在堅持訓練。她說:“雖然不能參加奧運會,但只要有機會,我還要多參加一些比賽,因為我熱愛這項運動。”
從“老槍手”到“孩子王”
2006年7月,重新入選國家隊的張亞菲來上海備戰(zhàn)多哈亞運會。長達3個月的集訓實在有些枯燥,有一次隊里放假,她和上海射擊隊幾名隊友到奉賢游玩,碰巧結識了當時奉賢區(qū)體育局局長徐正文。那時,身為老將的張亞菲已是一名執(zhí)教一年的飛碟教練員了。閑聊時,求才若渴的徐正文半開玩笑似的拋出“繡球”,“到我們奉賢來做教練吧,你這樣的世界冠軍,我們求之不得啊。”射擊是奉賢區(qū)重點競技項目,而且當時奉賢是各區(qū)縣中唯一擁有飛碟靶場的,訓練硬件軟件條件都不錯,有了梧桐樹,自然敢招金鳳凰。
經(jīng)過多次交涉,張亞菲最終答應來上海,主要是看中了這里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偌大的奉賢還沒培養(yǎng)出一個世界冠軍,她是帶著圓奧運金牌的夢想來到這里。以張亞菲的世界冠軍資歷,到一線隊去做教練也是綽綽有余的,但現(xiàn)在她卻當起了“孩子王”,做起了三線教練。
“你到一線都可以輕松做教練,為啥心甘情愿做起三線教練?”面對這個問題,張亞菲回答:“許多孩子很有射擊天賦,只是沒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我當年就出道很晚,而且還是因為機緣巧合才練上射擊的。所以現(xiàn)在愿意當一個默默無聞的伯樂,爭取多發(fā)現(xiàn)有潛質(zhì)的好苗子,讓他們早發(fā)光、早成才,早日為祖國爭光。”
張亞菲和路軍才夫妻搭檔,專業(yè)指導飛碟雙向隊。她帶的田雨雷、錢天、宋鄭怡等小選手在上海市、全國乃至世界比賽中頻頻打出好成績,已輸送16名運動員到上海市二線隊、一線隊和國家隊,她一手栽培的奉賢姑娘宋鄭怡在2018年世界射擊錦標賽獲得團體冠軍和個人亞軍,并創(chuàng)造青年世界紀錄。
張亞菲說:“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邯鄲日報社開辟‘天南地北邯鄲人,共話祖國70年’專欄,為身在他鄉(xiāng)的邯鄲人提供了向家鄉(xiāng)父老見面和匯報的機會,感謝邯鄲日報社。我作為邯鄲人,深感榮幸、備受鼓舞,家鄉(xiāng)這片土地養(yǎng)育培育了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家鄉(xiāng)的關心和支持。今后,我將在飛碟射擊項目上為國家發(fā)掘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運動員,向奧運冠軍發(fā)起沖擊,以更好的成績報答家鄉(xiāng)的恩情。”
人物簡介
張亞菲,女,1970年9月出生,邯鄲市曲周縣人,1987年至2008年河北省體育局射擊運動管理中心運動員、教練員,2008年人才引進到上海市,擔任奉賢區(qū)體育訓練中心副主任兼教練員。1992年獲全國達標賽女子飛碟雙向冠軍,1993年改練飛碟雙多向項目,形成快而穩(wěn)、準而果斷的技術動作風格。在1998年至2016年期間參加近百場國內(nèi)、國際比賽,在亞洲運動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賽、全國運動會等重大國際、國內(nèi)比賽中,獲得女子飛碟雙多向項目的個人和團體冠軍28個,并多次打破全國、亞洲、世界紀錄。
(邯鄲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