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民李先生介紹,2021年1月,他通過重慶到家了琪珂房地產經濟有限公司,將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屋以161.5萬元的價格給明女士,并由倪某偉作為購買房屋擔保人,承擔主合同以及補充協(xié)議的所有責任。
李先生說,他的房子雖然是賣給明女士的,但房屋買賣過程中,都是由倪某偉代辦相關手續(xù)。按照正常的流程,他收到買家47.5萬元首付款后,接下來就等買家辦理按揭的銀行匯入剩余房款。但李先生等了大半年仍未等到尾款。后來他才知道,房屋過戶到明女士名下后,倪某偉另找了家貸款中介進行抵押貸款,而貸出來的錢并未打給他。“后來我一直要,他(倪某偉)才陸陸續(xù)續(xù)給了69萬,還剩45萬沒給。”
澎湃新聞了解到,不少市民在賣自己名下房產時都遭遇了像李先生一樣的騙局。
據辦案民警介紹,據犯罪嫌疑人交代,該詐騙團伙以“投資炒房”等名義,同房產中介人員串通,與賣房人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并按正常流程支付首付款,辦理銀行按揭面簽,再將房屋過戶到指定的“代持人”名下。隨后,團伙人員開始了一系列“操作”:不將過戶后的房產證拿去辦理后續(xù)的銀行按揭手續(xù),轉而將已過戶的房產抵押給其他金融機構以獲取貸款,最終所貸款項悉數轉入了該團伙名下。當賣房人催要剩余房款時,該團伙則以各種借口推脫敷衍,或僅支付少部分款項繼續(xù)拖延時間,最終令賣房人無法及時獲得全部房款。由于過戶后的房產已被抵押給金融機構等第三方,且“代持人”名下通常不會有其他足額資產,受害人對“代持人”進行民事訴訟,在勝訴后也存在著經濟損失無法及時、足額追償的風險。
目前,倪某偉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重慶警方現(xiàn)已對此類案件受害人開展接報和登記工作,如遇到類似情況,可到涉案(事)房屋所在地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報案登記。
該案反映出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存在“漏洞”。好在,這一“漏洞”已被堵上:2021年12月28日,重慶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發(fā)布《關于優(yōu)化存量房轉移預告登記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從《通知》發(fā)布之日起,所有二手房交易將實行預登記制度。
《通知》顯示,各不動產登記機構根據房地產經紀機構的申請,重慶市不動產交易登記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接入服務,開通網上申請渠道。經不動產權利人授權后,房地產經紀機構可通過平臺協(xié)助在線申請存量房轉移預告登記和抵押預告登記事項。
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