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關央行行長更迭的傳聞時有傳出,在中國經濟改革的關鍵時期,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對于央行行長任職的關注,更加顯示了央行及貨幣政策在調控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9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現(xiàn)任央行
中國銀行2.70+0.000.00%行長周小川或將于四中全會時期卸任。近幾周來,坊間便有傳聞稱,現(xiàn)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將接任周小川央行行長之職。
9月25日上午,民生證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發(fā)布微博稱:央行辦公廳接近周小川的人士明確表態(tài):外媒報道的央行行長易人之說不實。我們之前也分析,任內無重大理由易人可能性不大。(附:清友,你可以在你的各種群和微博也把我的意思說一下,可以說是我明確表態(tài)的。)
值得注意的是,括號部分顯示管清友在微博發(fā)布該消息是經過特殊人士的授權,也即其說“接近周小川的人士”。
這是周小川擔任央行行長一職的第三個任期。2013年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定,任命周小川為中國央行行長。此前,連續(xù)10年的經歷已經讓他成為新中國建國以來任期時間最長的央行行長。
央行政策獨立性
周小川生于1948年1月,1985年在清華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從2002年12月至今,周小川一直擔任中國央行行長,是央行史上任期最長的行長。2013年3月,周小川成為首位“三連任”的央行行長。
“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中央銀行以及貨幣政策在調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央行行長任職的關注度也就越來越高。”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央行行長職位很特殊,不僅是正部級官員而且還要求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管未來接替人選是誰,都要求具備深厚的經濟金融理論和功底。”
針對傳言周小川可能卸任,瑞信集團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qū)首席分析員陶冬昨日表示:“現(xiàn)在央行還沒確認誰會是下一任,但我們預計郭樹清會是央行下一任行長,相信郭樹清也會成為一名很優(yōu)秀的央行行長。”
陶冬認為:“無論誰來當央行行長,中國經濟在宏觀政策上并不會發(fā)生很大轉向,因為這些經濟政策是由國務院主導,央行在中間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國貨幣環(huán)境正常化的趨勢不會改變。”
不少經濟學家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近十年來,隨著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越來越高。
創(chuàng)新貨幣政策工具
“感覺中國的最高層領導對改革有緊迫感,只爭朝夕,所以我依然按此準備。”周小川說。今年7月,周小川對媒體表示,利率市場化“兩年內應該可以實現(xiàn)”。
今年,繼兩次定向降準以來,央行陸續(xù)出臺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撬動資金存量,同時為短期和中期利率形成“利率錨”。不久前,央行推出PSL(抵押補充貸款),向國開行發(fā)放3年期1萬億元PSL,作為基礎貨幣投放的重要渠道。近日,又有消息稱,央行分別向五大行投放共5000億元SLF(常備借貸便利)。
談及利率政策方面,周小川稱,央行還是要通過貨幣市場的有效傳導機制,來體現(xiàn)央行政策利率對市場的引導作用。央行準備用短期和中期政策工具來引導利率水平,正準備兩個或三個政策工具。
央行金融改革這些年
“在周小川任職期間,央行的透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xiàn)在只要上央行網站,就能查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同時,他還發(fā)展了很多能管控經濟的貨幣工具。”陶冬稱,中國目前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需要貨幣政策來保增長以及穩(wěn)定價格,陶冬預計央行的中期目標將努力實現(xiàn)貨幣政策全球化。而央行的貨幣政策不僅僅是針對中國,對于全球經濟、貨幣環(huán)境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實際上,周小川主政央行十多年間,貨幣政策無論在決策和執(zhí)行方式上都發(fā)生了很多新變化。
從2003年4月創(chuàng)造性地啟動央行票據收回流動性。開始使用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利率政策工具組合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較早重視房地產價格變化,從2003年6月開始對房地產信貸進行風險提示,逐步建立起以調節(jié)首付比例和利率杠桿為主的、差別化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同時,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2010年,我國經濟企穩(wěn)回升及世界經濟逐步復蘇,貨幣政策從適度寬松轉向穩(wěn)健,央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和宏觀審慎管理,有效控制了一度出現(xiàn)的物價過快上漲勢頭,保證了貨幣條件向常態(tài)回歸。
2011年10月份以后,針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xù)蔓延、外需明顯減弱、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部分企業(yè)經營困難加大等問題,央行加大預調微調力度,引導貨幣信貸平穩(wěn)適度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guī)模,有效滿足了實體經濟發(fā)展的合理資金需求。
2011年起,我國告別“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組合,轉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這一財政政策相對擴張、貨幣政策相對中性的政策組合拳一直延續(xù)至今。
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各國央行相繼推出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資產負債規(guī)模逐漸增大。自2011年以來,中國央行資產規(guī)模穩(wěn)居全球央行首位,遠超歐美日等央行資產規(guī)模。
截至2013年年底,央行總資產規(guī)模為317278.55億元人民幣,折合約5萬億美元;同期美聯(lián)儲資產約為4萬億美元,歐洲央行約為3.12萬億美元,日本央行則約為2.2萬億美元。與美歐日央行總資產以本國資產為主不同,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國外資產占到全部資產的85%,對外風險敞口相對較高。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tǒng)計,截至2011年底央行以約4.5萬億美元資產規(guī)模在金融危機后首次奪得全球央行桂冠,之后更是連續(xù)兩年位居全球央行資產規(guī)模首位。截至2013年底,央行資產規(guī)模總額約為5萬億美元,較2012年約4.67萬億美元的資產規(guī)模處于擴張狀態(tài),但增速相比2012年前有所放緩。
[國內新聞]央行行長去留的話題熱度,大有家喻戶曉之勢。 近段時間,有關央行行長更迭的傳聞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