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 “三六九,往外走。”2月25日,農(nóng)歷正月廿六,正定縣塔元莊村村民章書更挑了這個好日子送二閨女出嫁。中午的喜宴,定在村口的恒源飯店,請的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
11時多,村黨支部副書記趙建國來了,賀喜隨禮之后,沒往里走,站在門口幫著招呼賓朋。將近12時,村黨支部書記尹小平趕來,道喜隨禮,但沒吃飯就走了,因為北京一家公司正在村里給獨居老人安裝呼叫器,他得去盯著。喜宴中,身為村紅白理事會負(fù)責(zé)人的村委會委員胡文法則一直陪著新人轉(zhuǎn)桌敬酒。
“你咋不擺‘干部席’?不怕干部有意見?”一個外村的親戚悄悄問章書更。要知道,在很多地方,農(nóng)民過紅白事,最怵頭的就是招呼村干部,不僅要為其單設(shè)“干部席”,而且席上煙酒都要“高人一等”,還得請幾個“出頭面”的村民去陪席。
“俺村早不興那個了。”章書更笑呵呵地回答。
在塔元莊村,紅白事不擺“干部席”,村民早已習(xí)以為常——自尹小平1999年當(dāng)選村黨支部書記,就對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明確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在農(nóng)村,誰家過紅白事都是整個村子的大事,這樣的場合,也是干群增進感情,拉近距離的好機會。”尹小平要求塔元莊村的村干部,逢村里過紅白事,主家邀請誰,誰就去幫忙,不幫忙的也要去走走,問問民情,聽聽民聲,按照鄉(xiāng)俗該隨的“禮金”不能少,但“干部席”絕不能吃。
“取消‘干部席’,不僅為給農(nóng)民減負(fù),更為讓村干部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祛官氣’,‘接地氣’。”已連續(xù)五屆高票當(dāng)選村黨支部書記的尹小平堅信:干部只有和群眾坐到一條板凳上,黨群干群才會“一家親”。
黨員干部不搞特殊,黨群干群“一家親”,是塔元莊村黨支部“一班人”的基本遵循。為與群眾“同頻共振”,15年來,村“兩委”不報吃喝賬,沒有一分錢招待費,并且在每月5日定期向村民公開集體賬目,匯報村集體發(fā)展情況;從2011年起,尹小平還自掏腰包買茶葉,每天為在中心廣場活動的村民提供免費茶水。村委會辦公室懸掛的一副對聯(lián),是這一理念的最好注腳:“須思官場吃喝一席宴,必耗民間百姓半年糧。”
黨員干部不搞特殊,還體現(xiàn)到各項工作中。新民居建設(shè)中,村干部帶頭先拆自家房;挑新房時,村干部及其親戚先挑差的樓層、差的朝向、差的單元,也是一條“硬規(guī)矩”。
黨群干群“一家親”,黨員干部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大大促進了塔元莊村的發(fā)展,一個個榮譽接踵而至:省集體財富積累示范村、省新民居工程示范村、省文明村……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2012年,塔元莊村黨支部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